第九十五章浑身蚂蚁爬_大明:我左梦庚不降清了!
笔趣阁 > 大明:我左梦庚不降清了! > 第九十五章浑身蚂蚁爬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九十五章浑身蚂蚁爬

  夜幕降临。

  漆黑的夜色笼罩天际,宛如黑幕,在广阔的天空上蔓延开来。忽然,狂风大作,一道橘红色的闪电撕裂黑夜,显露出狰狞痕迹。

  “轰隆隆...”

  紧接着,一道极为响亮的雷声响彻云霄。

  “啪嗒啪嗒...”

  黄豆般大小的雨点,自天上落下,落在田间的黄泥地上,瞬间砸出一个个小坑。

  农民们心心念念的春雨总算是来了!

  刚分到土地的百姓,三三两两,大笑着冲进雨中,尽情的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。

  他们甩开膀子,在雨夜下大声疾呼。

  “雨好大的雨,今年再也不愁雨水不足了!”

  “哈哈哈...舒谈舒坦,孩他娘你也出来,别站那像个木头一样。”

  “这春雨...来得可真及时啊,马上就要春耕的时节,刚好就来了这么一场春雨。”

  “...”

  雨夜下的一处小屋内,一名身穿长衫的中年负手而立,安静地看着这一切。这些人浑身湿透,但却兴致不减,呼朋唤友,仿佛要与这雨夜融为一体。

  “别看了,就你那身子骨,出去淋一阵雨保准躺床上半个月。”正当宋应星跃跃欲试,想要与百姓同乐,立刻被身后一道声音拉回现实。

  宋应星回过头来,苦笑道:“夫人说得是,我再也比不得当年喽,老了,都老了。”

  想当年,他徒步打江西游历南京,那是何等的潇洒与快意。如今,一口气走个十里地就大口喘起气来。

  王月白了眼丈夫,一边整理床铺一边抱怨道:“你知道老了就好,二十多年前你每晚上缠得我烦,现如今却是一两月都硬气不了那么一回。”

  “我看呐,你还是跟你的书去过吧!”

  “咳咳...”

  宋应星老脸一红,满脸尴尬之色。

  这真不是他不想,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。他今年都四十有七,妻子也四十二,每月能够有那么一次应付应付就算完事。

  为了避免尴尬,宋应星挤出笑容,对准妻子说道:“夫人,今晚你先睡,我去整理整理书籍,明日好拿给将军过目。”

  “去去去,去吧去吧,有福不享,成天就想着你那破书。你就是做的再好又怎样,三十年后你也只是一抔黄土。”王月翻身双床,玉腿夹着被子,冷声埋怨道。

  宋应星也不再与妻子过多解释,整理衣着迈步而出。

  人生苦短,及时行乐是没错。

  但有些事情总得去有人做才是,佛说我不如地狱,谁入地狱,是非功过自有去后人评说,他要做就是抓紧把书籍著完。

  想着,他脚下步子越发坚定。

  夜深了。

  窗户的雨早已落停,雨后的泥土芳香夹杂在风中送入小屋,宋应星轻轻嗅了一口,略显苍老的面庞上有喜色涌现。

  他借助着明黄色的灯火,趴伏书桌将一册册书籍翻找出来,一一核对与查看。

  “沙沙沙...”

  宁静的夜色下,一声声手指划过纸张的声音回荡小屋。宋应星望着笔下的文字与图画,两眼放光就好似看到绝世珍宝一般。

  想他二十八岁中举,其后入京五次会试皆是不中。

  自此,对于仕途心灰意冷,回到江西分宜当了个教谕,专心研究各种士大夫们口中的“奇淫技巧”。

  诚然,他也知晓此书“于科举进身无丝毫之益”。但他却毅然而然的坚持做下去,只是因为大明太需要这样一本书了。

  一本能够指导朝廷如何让老百姓过得更好的书。

  此前他都是孤身作战,现在不怕了,他有了知音。

  一个能让他免除后顾之忧,专心致志地著书立说的知音。

  想到此处,宋应星嘴角噙着笑,面容也跟着舒缓起来。他迅速将书册分列成几份,宛如宝贝一般包上布条。做完这一切,宋应星抹了把脸,长松口气提溜着油灯往卧室走去。

  “宋先生,宋先生。”早间时分,宋应星正与妻子睡得香甜,忽然就听得外边传来一阵急促呼喊。

  “嗯?”宋应星隐约听到,缓缓睁开双眼。

  “宋先生...宋先生,您起了吗?”

  略显急促的声音再一次响起。

  宋应星一下支起身子,三两下找好衣服套在身上,朝着外边喊道:“左将军,还请稍等片刻,待老夫洗漱一番,立刻将书册交由您过目。”

  “不急,不急。”大门左梦庚连连笑着摆手。

  话虽如此,但从他的表情与言行来看。

  他很急!

  昨夜兴奋了一晚上,导致他几乎是没有睡意,天刚亮就爬起来匆匆洗漱,兴冲冲就来找宋应星。

  这可是《天工开物》的初稿,号称十七世纪的百科全书。

  他如今竟有幸能够亲眼目睹,简直就是天的幸事。因为激动,他涨红了脸,甚至能够在耳边听到自己的心脏狂跳。

  等候中,宋应星简单地抹了把脸,开门将左梦庚迎入。

  二人对视一眼,宋应星笑着说道:“将军来得真早,我本想着等会儿亲自去寻将军,没成想您竟先找上门来。”

  左梦庚讪笑着回道:“我昨夜辗转反侧,只想着快些见识到先生大作,今日来得匆忙,若是打搅先生休息,还望先生莫要生气。”

  “将军说哪里话。”宋应星佯装微怒,摆手说道:“宋某本是一介无名之辈,如今得将军看重,许我锦衣玉食,让我安心著书立说。”

  “宋某自当投桃报李,绝不敢辜负将军期盼。”

  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,女为悦己者容,人生难得遇一知己。

  左梦庚心中急切,只是说道:“还请先生快些带我去看看您的大作,小子现在浑身犹如蚂蚁在爬,只有先生大作方能治愈。”

  宋应星一愣,他还是头一次听说有这种病症的。

  “那好,将军快随我来。”宋应星迈着步子在前边领路。

  “多谢先生。”

  左梦庚点点头,紧跟上他的步伐。

  二人先后进入一处书房,紧接着,宋应星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裹,打里边拿出几册书本介绍起来:“如今我只完成了上篇,分别共六本,分别为乃粒、乃服、彰施、粹精、作咸、甘嗜。”

  “主要记载关于耕种,施肥等与农有关的东西。”

  “中篇只完成一半,分别有三篇,陶埏、冶铸,舟车。”

  “主要记载陶瓦,砖石,铸铁,车舟等等...”

  “先生大才!”左梦庚轻笑着赞叹一句,拿起一本书翻开查看。

  “湿种之期,最早者春分以前,名为社种,(遇天寒有冻死不生者。)最迟者后于清明。

  凡播种,先以稻麦稿包浸数日,俟其生芽,撒于田中,生出寸许,其名曰秧。秧生三十日即拨起分栽。若田亩逢旱干、水溢,不可插秧。”

  扫了几行,左梦庚连连点头称赞,简单易懂且附着图画,就连具体的细节也都有所标注,一学就会。

  赞叹几句,他接着往下扫动:

  “秧过期,老而长节,即栽于亩中,生谷数粒,结果而已。”

  凡秧田一亩所生秧,供移栽二十五亩。凡秧既分栽后,早者七十日即收获,(粳有救公饥、喉下急,糯有金包银之类,方语百千,不可殚述。)最迟者历夏及冬二百日方收获。其冬季播种、仲夏即收者,则广南之稻,地无霜雪故也...”

  一亩田的秧苗,最多可以移栽二十五亩地,与此同时,各地的收获时间也不同。有的地方春天栽,有的地方却是得冬天栽种。

  凡此种种,皆是有理有据,无不让人信服。

  左梦庚看得入迷,瞪大双眼迅一页一页翻动,直到最后方才如梦方醒。“先生大才,自此以后先生但有需要,只管只会梦庚一声,梦庚必定为先生扫平一切障碍。”

  宋应星拱手道:“多谢将军信任,宋某必定拼尽全力,也要确保此书成册流传世间。”

  二人对视一眼,相差三十岁的两人,在这一刻宛如至交好友一般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